【学者•学生】“师德标兵”王海军:从教十三载“新手”变“标兵”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4-29浏览次数:1132

站在计算机学院办公室门口,透过虚掩着的门,记者看到王海军伏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处理着手头的工作。“咚咚咚”的一阵敲门声,才使得他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起身示意记者进来。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一名老师!”2005年,王海军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应聘成为我校教师,从此走上三尺讲台。

  从一个地道的“技术男”,到师生眼中的“师德标兵”,十三年来,王海军不断地提升自我,滋润学生,学做一名好教师。

 给课堂来点“调剂品”

  当家才知油盐贵,为师方晓师难为。计算机知识晦涩难懂,怎样讲授才更容易被理解?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会不会“买账”?王海军冥思苦想,想给课堂来点“调剂品”。他决定先研读教材、上网查资料,再做程序实践,自己把知识点完全“吃透”,再教授学生。

“吃透”知识点容易,但要把一堂课讲好可不简单。自身思维跳跃较快、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难以理解……这些都是王海军在课堂上难以跨越的“坎儿”。2005年至今,十三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王海军就会反复研究名师授课视频,思考授课者的风格、思路和授课节奏。

“‘类’是‘对象’的‘抽象’,什么叫‘抽象’?”课堂上,王海军把问题抛出之后,总会停顿几分钟,让学生思考后再给出答案:“‘抽象’,就是抽出来……很像!例如学生类,就是把一群学生的共性抽出来,而且这个‘类’一定要和每个学生都很像。”听到这样的解释,不少同学忍俊不禁。

“王老师的这种‘调剂品’很有意思,有时碰到晦涩的知识点,都能回想起他趣味性的讲解。”2014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操文康说道。

“总觉得缺点什么”

“除了上课,总觉得缺点什么。”王海军总想做点对学生有意义的事。2009年,学院还没有工作室供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王海军想到了这里,跑去和同事陈宇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物联网研究工作室,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指导学生,率队征战全国物联网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辛劳。炎炎暑期,为备战2010年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王海军和学生在工作室同吃同住。酷暑难耐、蚊虫叮咬,他们只能忍着;食堂关门,王海军就从家里带来馒头和方便面充饥;由于应用设备缺乏,研究不能继续,他便把家里摄像机、玩具上能用的部件全都拆下来,安放到作品上。

  经过40多天的辛勤付出,王海军指导的学生作品《基于MEMS传感器的交通红绿灯应急干预系统》获得湖北赛区一等奖,并在后续的全国总决赛上斩获三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等级奖项上零的突破。

  至今,王海军已5次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12项、省级奖20余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项目5项。

想给学生更好的

    “最近学习状况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来和我说说……”王海军总会在课下找学生聊聊天,问他们的学习想法、生活困扰、未来安排,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建议。“和王老师聊天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有不懂的问题在微信上问他,不管多晚只要他看到就会回复。”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的罗明泽坦言。

  刘杰曾是物联网研究工作室的第一批成员,如今,他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每年他都会回来与学弟学妹分享从业经验,看看“老朋友”王海军。2013级的曾凌芸曾经也是工作室成员,参与了不少项目的制作,一本本获奖证书为她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增色不少……从教十三年,王海军陪伴着学生不断成长,指引着学生在夜空中寻找光明,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闪闪发光。

  为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提升,给学生更大帮助,王海军连续6个暑假从老家赶到武汉,自费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将Google的“Android移动平台应用开发”师资认证培训证书、“3G移动互联网应用”认证培训讲师、红帽的认证课程培训证书一一拿下。

  学校改制、本科教学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王海军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骨干研究员;去年,他又被评选为校级“师德标兵”。

  既然选择了站上讲台,王海军从没想过退路,十三年来的无数个夜晚,注时间、练功夫,王海军从一名“教坛新手”变成了今天的“师德标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