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您在《中国教育指数》系列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特邀请您6月7日前来学位中心……”张炜拿着这封来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邀请函,感到沉甸甸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十多年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炜以宏观系统思想为向导,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教育评价作为研究的主阵地,致力于做一名真正的学者。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
硕士生一年级时,实证研究和数理模型在教育研究领域尚未成熟,但刚接触的张炜却对其很感兴趣,并开始尝试。然而,专业间的隔阂和孤独的自学过程使得研究不到三个月就难以继续,这让张炜对前路充满了迷茫。
“读书如同嚼蜡,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张炜找到导师倾诉烦恼。读书、思考、写作、买菜、做饭……在导师家中,张炜目睹了一名真正学者的一天,导师的热爱生活、乐在其中让他对做学者有了进一步认识。正是因为如此,张炜迈出了心理上的第一步。
确定实证研究方向后,张炜开始探索教育实证训练的重要方法——编制量表。硕士生二年级时,张炜根据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选题,在湖北的四所高校开展问卷和访谈,并对另外350名大学生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对其另一半进行量表的验证性分析,将研究结果撰写成2篇论文发表在CSSCI期刊上。随后,张炜扩大取样范围进行完善,量表相继被收录到深圳大学、郑州大学著名心理学者主编的心理量表工具书中,还有大量的硕士生向张炜申请使用权。
量表的成功让张炜拾起信心,不满足于此的他便想着主动出击。攻读博士期间,他一方面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参与国家级项目调研。张炜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得到了快速提升,并对教育实证研究的各个环节游刃有余,主导的实证研究超过10项。
衣带渐宽 为伊憔悴
学校在中国高校中应当如何定位?自己和学校是怎样的关系?从博士生毕业踏进我校的那一刻起,张炜就在反复思考。“教师教育”“服务地方”是学校的基本底色和根本定位,自己要做一名积极主动、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教师教育高度化演进的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张炜的脑海中有了初步判断,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教育经济学转到教师教育。
深夜,窗外飘着鹅毛大雪,办公室内砭人肌骨,张炜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敲打着键盘,废寝忘食的他坚持不住,突然晕倒在了办公室。担任专任教师之余,张炜还兼任学科建设助理、教学科研助理、班导师等多个职务。由于家里距离学校较远、工作量大,经常熬夜到凌晨的张炜只能在沙发上和衣而睡。
任务繁重的同时,张炜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学者梦,但那时的他却遇到了瓶颈———自身学术研究的格局很难扩大。2015年,在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光春的推荐下,张炜结识了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
借助周洪宇的学术平台,张炜结识了教育、管理学界的学术大咖和众多新型智库学者,聆听了他们的多场报告,对于中国教师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的系统性思考也渐渐成熟起来。在周洪宇的引导下,2015年年初,张炜结合个人科研方法优势与国内学术发展方向,筹划研究教育指数,另辟教师教育研究的蹊径。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
用一把“尺子”测量中国教育并非易事,指数的理论依据、框架设计、指标筛选都颇费精力。为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研究平台数据供给有限情况下,张炜自费购买国家权威部门编制的统计年鉴,同时查询相关官方网站,以期获取最新数据。
“由于国内没有先例,研制进程缓慢,内心很焦灼。”张炜描述了自己第一次研制“中国教育指数”时的感受。假期里,他将获取的数据挨个敲在电脑上,进行验算和检测,一天在电脑上将近敲十三个小时,有时候敲到手发麻、眼发酸,也仍不停歇。张炜坦言,只要想到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听到敲键盘的“咔咔”声也会格外安心。
“它开创了教育智库以指数形式评价国家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先河,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民网《解读:“中国教育指数”究竟有什么用?》一文中这样评价“中国教育指数”。
作为“中国教育指数”的第一作者,张炜并没有沉醉于一片赞誉之中,而是专心投身于指数研究的修订完善,于2016年底获得了CTTI社会智库专家效能综合分全国第10名的成绩。自2016年起,“中国教育指数”仍在不断完善更新观测维度、循序开拓创新指标,保持对中国教育“大数据”的长期、系统、专业的追踪。张炜期待着,“中国教育指数”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教育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持续坚持在科研一线耕耘,张炜迄今撰有专著4部;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0余篇;参与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0余项,主持并完成2项;参加“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等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主题发言16次;获各级学会学术奖励20余项,获省、市、校学术荣誉10余项。
“在一个领域精益求精、力争上游,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学者。今天的不断积累,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服务二师,服务学生。”这是张炜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正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地践行自己的学术信条,朝着自己的学者梦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