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到20国集团首脑相约杭州西子湖边,从共建“一带一路”赢得沿线国家纷纷点赞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落地生效,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如火如荼到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从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投入运转,尤其是把开放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谱写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新格局??
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穿越30多年风雨历程,中国对外开放波澜壮阔。在开放中发展,成为中国把握战略机遇,收获辉煌成就的一大法宝。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梦的新航程,中国经济驶入一片充满挑战的全新海域:
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世界经济长期面临复苏乏力的复杂情势。貌似“感冒发烧”,实是身体机理出了问题,治愈并非日夕之功;
看国内,长期快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
国内外新形势下,如何定位开放在中国经济中的坐标?全球化浪潮里,怎样通过开放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字字铿锵,为新时期对外开放指明新的方向和道路,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3年多来,中国对外开放铺展出气势恢宏的新画卷,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千帆竞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特色愈见明显。
这期间,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棋局更趋成熟。
开放政策、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我国对外开放“海强陆弱、东快西慢”特征明显。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开放必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让内陆沿边跟上东部沿海的开放鼓点。
去年底,《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推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等扩大沿边开放新举措。受益于一系列政策“红包”,中西部开放渐入佳境、迎头赶上。
步伐协调,不是让沿海慢下来。去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加上先行一步的上海,四大自贸试验区由南到北培植中国改革开放新热土,“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开放高地”,进一步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在开放中的引领作用。
3年多来,由大转强的对外贸易布局稳步推进。
全球贸易“过冬”,山东青岛“外贸品牌小镇”却是“暖春”。年关刚过,青岛隐珠街道手推车产业园的车间里,搬运车来回穿梭,生产线一派红火。目前,当地手推车已形成产业集群,产值70亿元以上,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手推车生产基地。“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得益于‘品牌战’。”隐珠街道经贸中心主任刘国春说。
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只有打造品牌和创新的新优势,才能摆脱外贸“大而不强”的尴尬。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注重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鼓励传统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营销售后服务,大力推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享有良好国际声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
数据可见一斑:2015年,我国“三自三高”产品出口增势不减,铁路机车、通信设备、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速超过10%。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4.6%,电信、计算机和信息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同比增长25%。
3年多来,“引进来”与“走出去”基本平衡的双向投资布局日渐完善。
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成为我国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从“引资”到“选资”,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双向投资日趋平衡、齐头并进。
“引进来”量质同升。放眼全球,我国利用外资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进外资规模再创新高。2015年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4%。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
“走出去”稳中有进。海尔股份公司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大连万达集团35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流量世界第三、存量世界第八,我国对外投资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开拓??
创新开放体制,改革释放红利
家电巨头惠而浦全球研发中心去年底花落安徽合肥。从制造到智造,惠而浦不断加码中国投资,并在中国打造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彰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拥有全球领先的消费市场和越来越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国对外资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魅力。”惠而浦公司北亚区总裁恩里科?齐托说。
有人用“三明治”形容中国比较优势的现状:相比东南亚一些新兴国家,中国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逐渐弱化;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产品的创新和品牌优势还没有形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不好过。
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3年多来,中国从体制机制入手,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集中力量清理了一批“拦路虎”和“绊脚石”,加快完善对外贸易、双向投资等开放新体制。
优化市场环境,让外资“进得来”。
去年1月,《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行对外商投资的逐案审批体制将取消,转而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去年,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聚焦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六大重点服务领域,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
“到中国看一看,就能感受到全然不同的经济活力。”亚马逊中国总裁道格?葛说,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成了中国对外资更可持续的吸引力。
破除审批瓶颈,让企业“出得去”。
去年12月,匈牙利至塞尔维亚铁路项目塞尔维亚段正式启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仅在2015年,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境外铁路项目纷纷启动,中国对外投资提速增效。
“走出去”提速,得益于管理求创新。坚持开放,并不等于简单重复。《境外投资管理办法》2014年10月正式实施,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并引入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实现了98%的对外投资事项已不需要政府审核,对外投资效率大大提高。
“走出去”提速,得益于服务更到位。《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汇编》……商务部加强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环境指导,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为“走出去”营造更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清理管理障碍,让外贸“跑得快”。
一台液晶显示器从我国江苏运到德国经陆运原本要走25天,如今通过“苏满欧”班列陆运12天即可抵达。外贸要快跑,不仅需要火车跑得快,更要提高国际货物检验检疫的工作效率。苏州和满洲里已实现了通关一体化,让运输时间缩短过半。
今年2月,自动进口许可证无纸化通关范围推广至全国所有海关。相对于纸面证书,许可证电子证书重塑了通关流程,申请更方便快捷,签发更公开透明,通关更顺畅高效。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近98%的涉证企业表示满意。
跨境电商是外贸领域的新亮点。为破解跨境电商发展体制机制难题,进一步为跨境电商“松绑”,去年3月,杭州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监管创新、金融扶持、信用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红利”:截至去年11月底,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30.4亿美元。
新担当??
立足互利共赢,贡献中国智慧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生动又深刻地阐述了“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丰厚内涵,高瞻远瞩地描绘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图景。
共建“一带一路”,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呼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合作平台,堪称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责任与能力相对应,在国际社会也是如此。今天,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既是追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努力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成为推动构建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中坚力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泱泱风范。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声音更响亮。
今年1月16日,57个创始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按下启动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作为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这艘大船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路程。
曾几何时,全球经济治理被发达国家垄断。自1991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后,国际多边金融领域一直鲜有新生力量出现,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言权,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滞后于发展需要,亟须创新完善,与时俱进,保持活力。
力推多哈谈判、加快自贸区谈判、人民币“入篮”……中国通过扎扎实实的举措,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和智慧,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国身影不曾缺失。
气候变化,是一个新问题。中国拿出了方案、更做出了成绩。中国同美国、法国、欧盟、印度、巴西相继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世界树立榜样。
消除贫困,是一个老问题。过去的30多年,中国7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2012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221万人,年均减少1740万人,成为世界一致称赞的中国故事。
恐怖主义挑战人类文明底线,成为全世界公敌。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反恐合作,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大力维护国际公共安全。
对外援助工作,中国担当赢得了尊重。
“别人因埃博拉撤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行动,对非洲兄弟伸出援手,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及国际组织派出大量传染病专家和医务人员,引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讲信义、重感情”,非洲给中国打出了高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2015年,中国向巴基斯坦、莫桑比克、瓦努阿图、智利等遭遇自然灾害的21个国家提供多轮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中国与世界同舟共济,各国对此掌声四起。
中国已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征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对外开放不会放慢节奏,更不会停下脚步,而是将不断扩大深化,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源源注入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