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研究报告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23   浏览次数:41

 

      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工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突出促进发展第一要务,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要抓手,团结动员、积极引导全国各族职工,为深化改革、维护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五年也是中国工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一、中国工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党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引导下,这几年全国各级工会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索和创新。在王兆国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以全国总工会为代表的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来自基层工会的丰富实践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提炼,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中,社会影响最大、理论内涵最深刻的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是在深刻分析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大背景下得出的科学论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问题,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工会的本质特性。特别是全总十四届六次执委会作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创造性地回答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集中反映了全会上下最新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生动体现。这一论断对中国工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创造性地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工作方针。中国工会十四大闭幕不久,全总组织开展了工会工作大调研活动,提出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这一工作方针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充分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工会工作的本质要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是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重要成果之一。贯彻落实这一工作方针的直接效果就是近年来工会组织率和入会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使工会提出的“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工作目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全总于2005年12月作出了《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此后不久,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的意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建设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中国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这个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大职工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近年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全国各地蔚成风气,充分证明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

(四) 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2006年12月,王兆国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在这里首先明确了工会维权的主体是“以职工为本”, “主动”强调的是维权工作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所系,党领导下的各级工会组织,毫无例外的都要把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摆到重要位置,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统筹做好宏观维护与微观维护,事前维护与事后维护,整体维护与具体维护; “依法”强调的是工会的一切维权行动都必须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按照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规定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对工会维权工作的客观要求;“科学”维权,关注的是维权机制的建立,维权政策的制定,维权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即在“三个有利于”前提下,维权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和灵活的,维权的途径却是规范的和有序的,既要注重实实在在的维权效果,又要注意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工会维权观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维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五) 创造性地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这几年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既关注了宏观层面,也关注到微观层面,《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制定和颁发,就是其中之一。《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企业工会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第四条明确提出企业工会贯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企业工会工作原则的确立,来源于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工会的中国特色。

(六) 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和制度建设。机制和制度是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中国工会维权观,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集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为一体的机制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维权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此,中国工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新变化,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矛盾调处机制,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发挥好工会参与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努力推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大力协助各级党政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政治稳定。这些理念和实践,都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创性。

 (七) 创造性地提出农民工是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工春潮涌动的初期,社会上对他们的角色定位一时间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工会敏锐地意识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务工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经过调查、研讨和论证,认为绝大部分农民工已经具备了现代工人的基本特征,及时提出了农民工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从社会学意义上明确了农民工的社会定位,为解决农民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八) 创造性地提出“独立自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对外工作方针。在新的国际工运形势下,中国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对外工作方针,愿在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下,在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与各国各地区及国际工会组织开展友好交往,推动形成和谐发展的国际工运新秩序,坚持立足国情、自主选择工会发展道路,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维权理念,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进一步拓展了工会对外交往的空间。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各国工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话,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共同推动发展相互尊重、友好合作、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切实维护各国劳动者权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国际友好工会组织的广泛赞誉。

(九)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会工作理念。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是全党的共识,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为此,全国各级工会多年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一直把促进发展摆在工会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表彰和宣传各条战线劳模先进人物,激发和引导广大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各级工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与时俱进地把节能减排、加强环保等引入劳动竞赛范畴。这样做,既是党的中心工作的需要,也是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同时这也是中国工会区别于西方工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 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的原则。针对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分化瓦解中国工会组织和职工队伍的恶劣行径,中国工会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组建“楼宇工会”、成立工会联合会和向小企业委派工会组织员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了工会中来,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工会组织自身也采取政策和物质等方面的调节措施,向基层工会和欠发达地区工会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了工会自身建设的均衡发展,提升了工会组织的整体功能,使中国工会不但没有像西方敌对势力所希望的那样走向衰弱,反而一天天的更加发展和强大起来。

       这些创新成果,凝聚了全会上下和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工作的基本经验

       纵观中国工会推动理论创新工作的整个实践过程,不难看出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第一,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党在各个时期的创新理论。党的理论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从党和国家最高利益出发,提出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工会理论创新有许多都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生相伴,因此,党的理论不但始终指引着工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始终是工会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二,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必须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工会工作的实践丰富多彩,基层工会干部在工作中时常会有一些创新举措,量的变化是质的飞跃的基础,只要注意对基层的创新举措多加总结和提炼,工会理论一定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所以,推动工会理论创新,一定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三,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首先要通过理论研讨会、论文发布会和报纸、刊物等媒体对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介;其次要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微观举措的安排上注意采纳和吸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特别对那些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一定不要让它束之高阁,否则就不仅仅是一种浪费,同时也是对理论的一种忽视。总之,只有重视做好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才能使实践和研究产生良性互动,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论通过实践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升华。

第四,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必须切实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有远见的领导同志无不对调查研究工作高度重视。在这方面全总领导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全总连续几年举办高级研讨班,兆国主席都亲自参加并发表政治性很强、理论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讲话;全总每一次重大调研活动,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都亲自组织、亲自参与。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调研工作的谋划和组织,二是对调研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很多事实证明,这两点做到了、做好了,工会调研工作就容易出效果、出成绩。

三、以实践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是摒弃僵化,追求创新的理论。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必然要求。为此,在推进工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活动方式要灵活务实积极创新。工会工作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工作内容涵盖面很广,为了把职工的积极性凝聚起来,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来团结职工、组织职工、动员职工、引导职工是非常必要的。但任何活动都必须力戒虚空,一定要增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活动形式求新求变,活动内容求深求广,工作效果求真求实,以最低的成本,求得最佳的效果。

第二,工作内容要适应形势求新求变。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国工会维权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组织建设、维权机制的完善为重点,抓住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这个根本,主动积极、依法按章、科学有序地推进工会工作的全面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开拓工作领域,适应新形势,取得新进展。

第三,工作方法要贴近职工富有创意。要树立以人为本、求新务实的工作理念,变革影响工会发展的传统工作方法,搭建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工作平台。必须抓住职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贯彻落实党的为民谋利的各项政策为主线,创新维权的方法与技巧,使维权工作进一步做新做实,把工会承担的社会职责与实际工作效果更好地统一起来,脚踏实地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创造新的业绩。

第四,要建立一套鼓励创新的评价体系。要使开拓创新在工会系统蔚成风气,建立一套鼓励创新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要把上级满意不满意、党政满意不满意与职工满意不满意结合到一起,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同时辅以必要的激励措施,切实把工会工作置于广大职工和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采取各种方式激活广大工会干部的创造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