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关于印发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13浏览次数:3017

鄂二师院行发〔201864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关于印发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试行办法》已经20181029日第15次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参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1811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决定》《省政府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139号)、《省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鄂财绩发〔201412号)、《湖北省属本科高校预算管理办法》(鄂财教发〔201521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负责绩效评价的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项目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学校年度支出预算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

第四条  财务处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评价组织机构,主要负责:

(一)确定绩效评价实施组织方式;

(二)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

(三)审核绩效评价工作组制订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四)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

(五)审核绩效评价工作组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

(六)评价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监督;

(七)其他事项。

第五条  绩效评价实施组织方式主要有:

(一)内部评价。由评价组织机构组织成立学校绩效评价工作组开展绩效评价。

(二)外部评价。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

(三)混合评价。学校绩效评价工作组与委托第三方共同评价。

第六条  绩效评价工作组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是进行绩效评价活动设计、实施和报告编写的工作团队。无论采用内部评价、外部评价,还是混合评价,都需要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二)实施具体绩效评价;

(三)撰写并向评价组织机构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四)对评价结论的合理性负责;

(五)接受评价主体、评价组织机构对评价过程的监督;

(六)其他事项。

第七条  被评价单位应按照绩效评价通知书要求,认真配合评价工作组完成评价工作。主要包括:

(一)组织相关人员配合工作;

(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按要求申报相关材料;

(四)协助评价工作组开展访谈、调查与现场查勘等。

被评价单位必须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得阻扰或拖延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  评价依据

第八条  在开展绩效评价时,主要参考政策法规依据、项目决策及过程依据、项目绩效依据和其他依据。

第九条  政策法规依据:

(一)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相关行业政策。

第十条  项目决策及过程依据:

(一)项目立项文件和报告。主要包括:

1.项目立项报告及批复文件;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

3.项目预算报告及财政部门批复(若有预算调整的,包括调整报告及批复);

4.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及财政部门对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意见书。

(二)项目执行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项目进度报告、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等;

2.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3.项目财务会计报表、年度决算报告及审计报告;

第十一条  项目绩效依据:

(一)行业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项目所属行业的专业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2.项目相关行业技术经济统计资料;

3.项目相关行业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项目产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与项目实施相关产出内容(产品、服务或社会经济变化情况);

2.项目产出所达到的技术参数、质量状况、等级标准等;

3.项目产出经济指标(如数量、产值、利税、创汇等,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

(三)项目效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项目完成后的受益范围;

2.项目完成后对行业、技术、经济、社会等产生的影响;

3.相关群体满意度(包括受益群体、非受益群体、社会公众等);

4.项目可持续性条件及完善状况。

第十二条  其他依据:

(一)预算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项目执行单位概况、编制、职能职责、项目执行的组织安排情况等;

(三)评价工作组现场访谈查勘及回收的调查问卷等;

(四)根据评价项目特点需要的其他资料。

第四章  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的对象是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第十四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二)预算绩效目标制订情况;

(三)资金投入、执行和管理情况;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五)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六)绩效评价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七)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十五条  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第五章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

第十六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根据高校工作特点,主要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

(一)产出指标是对预期产出的描述,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

(二)效益指标是对预期效果的描述,包括学校事业发展相关性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

(三)满意度指标是反映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的认可程度的指标。

第十七条  按指标的适用范围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一)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经费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二)个性指标是针对各经费管理或使用部门(单位)及项目的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部门(单位)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预算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十九条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评价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历史标准。指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等。

(二)行业标准。指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等。

(三)达标标准。指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办学条件达标指标数据等。

(四)计划标准。指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

(五)财政部门认可的其他标准。

第二十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预算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六章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条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工作、现场工作、评价分析、撰写和提交评价报告五个阶段。

第二十三条  程序中各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一)准备阶段

1.明确评价项目的基本事项;

2.评价设计;

3.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4.采用第三方评价的,学校评价组织机构应与委托的第三方签订《绩效评价第三方委托协议书》。

(二)现场工作阶段

1.评价证据的收集与核实;

2.访谈与现场勘查;

3.现场考评。

(三)评价分析阶段

1.评价基础数据与资料的整理与甄别;

2.综合分析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四)撰写报告阶段

1.评价信息与分析资料的汇集及处理;

2.根据评价报告要求撰写评价报告初稿;

3.征集财政部门、专家及项目实施单位反馈意见。

(五)提交报告阶段

1.修改、完善形成正式评价报告并提交;

2.评价资料整理,形成工作底稿归档备查。

第七章  绩效评价报告

第二十四条  绩效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2.项目绩效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2.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三)绩效评价框架

证据收集方式

(四)绩效评价分析

(五)评价结论

1.综合评价结论

2.综合评分结果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七)其他说明事项

第二十五条  附件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说明;

(二)基础数据表;

(三)现场调研和访谈相关资料;

(四)调查问卷及汇总信息;

(五)项目实施单位绩效报告;

(六)项目支出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七)其他支持评价结论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评价报告质量要求

(一)绩效评价报告编写应当形式规范,内容完整;

(二)绩效评价报告表达要清晰;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科学;

(四)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客观公正;

(五)归纳问题精准,建议可行。

第八章  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第二十七条  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应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和安排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优良的单位予以奖励,对绩效评价较差的单位由学校纪检部门启动问责程序。

第二十九条  绩效评价信息按照有关要求逐步向社会公开,接受有关机构和社会的监督。

第九章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参考)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

指标解释

项目

决策

20

项目定位

项目目的

项目目的是否明确

立项合理性

项目立项是否有充分的依据、是否必要、可行

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否避免了重复、避免了重大缺陷

服务对象

是否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或受益人

项目目标

目标内容完整性

是否设立了绩效目标,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化

绩效目标合理性

项目的绩效目标是否合理可行

资金与目标匹配性

项目资金预算与绩效目标是否匹配

决策过程

决策依据

项目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

决策程序

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资金分配

分配办法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分配结果

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

项目

管理

25

投入管理

预算执行率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实际到位预算

预算资金到位率

到位率=实际到位/计划到位

配套资金到位率

到位时效

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财政投入乘数

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情况

财务管理

资金使用合规性

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超标准开支情况

财务及资产管理健全性

是否按规定建立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项目实施

组织机构

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

管理措施

是否建立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制度和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及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项目公示制、政府采购等(针对具体项目对应考核)

项目

绩效

55

项目产出

产出数量

项目产出数量是否达到绩效目标

产出质量

项目产出质量是否达到绩效目标

产出时效

项目产出时效是否达到绩效目标

产出成本

项目产出成本是否按绩效目标控制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是否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是否产生社会综合效益

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是否对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可持续影响

项目实施对人、自然、资源是否带来可持续影响

服务对象满意度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办公室       2018118日印发

 

 


Baidu
map